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共受理各类案件线索559件,立案办理542件,发出检察建议435件,组织听证366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4件,深入开展“检护民生”“服务高品质生活”以及网络营销等新业态涉食品安全专项行动,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办案中,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注重从个案办理发现行业监管中的普遍性问题,督促整治生鲜食品销售场所违规使用“生鲜灯”,督促强化对“外卖”等网络平台食品安全的监管,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关注室外公共健身器材损坏、过街天桥及电梯安全隐患等问题,守护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加大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督促监管部门加强对公告公示中个人敏感信息的保护,守护群众“个人信息的安全”。同时,持续深化对老年人、残疾人、军人、新业态劳动者等特定群体权益的保护。运用城中区院自建的“青藏高原地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类案监督模型”筛查线索,共立案17件,发出检察建议9件。重点在全市范围内排查明长城遗址保护措施不全、保护单位及个人不明确等问题,大通县院会同法院制发《司法保护令》,强化明长城遗址的管理与利用。
同时,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依托“河湖长+检察长”协作配合工作机制,针对河道内倾倒大量生活和建筑垃圾、小水电站清理整改不严不实、河道旁违规搭建彩钢房、堆放杂物等问题,共立案44件,发出检察建议30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件。通过办案推动问题整改,保障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安全,助力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湖治理保护目标。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201.47亩,清理周边农村固体废弃物82.08吨、废弃农用薄膜550余亩,对50余具病死牛羊尸体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切实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此外,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持续发挥数字检察驱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变量的作用,建立“快递行业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伤保险法律监督模型”和“青藏高原地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类案监督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办案成效。“洗车行业违规排、取水类案监督模型”“行政许可类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等五个监督模型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记者 晴空)